比特币最伤心的故事 比特币害人不浅

泰达币 168 0

今天给各位分享比特币最伤心的故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比特币害人不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比特币这把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2009年1月3日,一名自称中本聪的密码学爱好者,开发出了一套加密金融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人人都可以通过“挖矿”发现数字货币。

这一天,中本聪自己还挖出了50个比特币。

11年后,这50个比特币市值接近300万美元。加上其他比特币,美团王兴推测,理论上,中本聪已是世界首富了。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没人知道中本聪到底是谁,但他开创的比特币,开始被大众所熟知并悄悄影响世界经济:这个数字货币的价值不断上升,成为越来越多投资客所热爱的交易资产;实践层面它如同中本聪当初的设计初衷一样,正在成为部分交易活动的一般等价物。

比如,特斯拉不仅把比特币视为货币(支持比特币支付车款),也把它视为投资标的。在2月8日,特斯拉投资了总计 15 亿美元的比特币,这部分投资额占到了特斯拉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的 7.7%。

从价格来看,确实“要比持有现金好”(马斯克语)。粗略计算,仅仅不到两周时间,特斯拉买入的这部分比特币收益已经高达10亿美金以上,超过了2020年特斯拉的净利润。

炒币收益大于造车收益,特斯拉已经从一家造车公司成为炒币公司。

比特币的大涨从去年美股熔断开始,从最低点的4000美元一路飙升,截至发稿日已经涨幅超过1000%,最高价格达到58318美元。在最高峰时,比特币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这一市值高于国内所有 科技 公司的市值。

那么,比特币的这把火是如何烧起来的?

共识的形成:从无价值到有价值

早在春节前,马斯克就在美国社交媒体 Clubhouse 中发表观点称,比特币是一件好事,所以,自己是比特币的支持者。

超级网红的振臂一呼,多位商界大佬也随着跟风发表对比特币的认知。

在A股散户心中有重要分量的但斌是坊间最出名的“茅台吹”,他声称旗下基金也开始投资比特币。

相比往常诸年,今年具有舆论影响力的商界名人对比特币的看法出奇的一致, 即使是商界的”保守势力“态度也开始转变。

以“老成持重”的印象著称的瑞.达利欧和比尔盖茨,更能代表保守势力对于比特币的看法。

瑞.达利欧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他被视为对冲基金之王。

他在今年1月时发文谈论对比特币的看法:“比特币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人震惊,整个一过程就像创建一条以信用为基础的传统货币体系。”

达利欧这一看法稍显中立,更多的商业大佬表现出更具有倾向性的态度:比尔盖茨在2月18日时谈了自己对比特币的新认知:“我确实认为,将资金转换成更数字化的形式,降低交易成本。”而在三年前,他曾经对比特币不屑一顾:“如果有简单的方法做空,我会做空。”

除了商界名流,主要机构也开始对比特币的进行背书和认可。

今年 1 月 20 日,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黑石旗下的两支基金向美国 SEC 提交了投资说明书。说明书中提到,旗下的某些基金或将参与基于比特币的期货合约交易。

几天后,更为激进的投资机构ARK 发布了2021 Big Ideas,在报告中被散户捧为女版巴菲特的ARK创始人凯瑟琳伍德女士在15个章节中用2个章节阐述了比特币的基本面以及机构配置比特币的分析,根据ARK的预期,未来比特币将成为众多机构和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迎接比特币的将会是星辰大海。

鼓吹上市公司去把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当然是投资机构的一种策略,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提前“埋伏”会有接盘侠。

截至2月19日,ARK旗下的ARKW持有876.98万股灰度基金,根据区块链媒体区块律动的测算,ARK仅仅是在今年的浮盈就有2.47亿美元。

这就像A股中抱团买茅台股票的公募基金一样,华尔街的机构也开始对持有比特币进行抱团。持有比特币的交易员开始被人“尊敬”,如同A股中持有茅台的基金经理不再被散户鄙视。

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资产和另类资产,在早期没有供机构持仓的基础设施,17年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比特币经纪人和托管商服务于机构,金融基建的完善支持了机构们对比特币的投资。

投资之后再进行呐喊和宣传,是华尔街的一贯策略。

资产的形成,源于共识。

古代的贝壳以及黄金白银成为一般等价物时源于大家都愿意承认它是稀缺的、以及不具备功能性的。钻石成为众人推崇的求婚必备品,源于大家相信它是稀缺的,能够代表爱情,随着不断实践,“钻石等于爱情”从故事变为事实。

在《人类简史》中,作者传递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是相信故事的,相信皇帝的“君权神授”,就有了上千年的封建 社会 存续。

从这种意义上,上市公司的定价其实也是故事:人类相信商业组织永续存在,所以才发明了DCF(现金流折算法)对上市公司进行定价。这些资产定价公式通过商学院的普及不断传递,让公募基金和散户都获得共识。

在原始 社会 ,人们相信大祭司讲的神话故事,开始有了社群和族裔的概念。 当商界名人和机构开始对大众说“我相信比特币故事”,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种“无价值”的数字货币开始“有价值”。

稀缺、FOMO情绪以及供需

商界名人和机构的空前一致的看多情绪,已经加速传染给散户群体。

从今年1月份开始,刚开始接触比特币的高明轩就开始在好友圈打听谁有熟悉的USDT购买渠道。

USDT在圈子里被简称为“U”,是用法币(美元或者人民币)购买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的中介虚拟货币。

数字货币交易所里只支持币币交易(即用数字货币A去购买数字货币B),如果想在数字货币交易所里购买比特币,首先要在场外买入USDT。

USDT通常会被戏称为电子美元,和美元的兑换关系是1:1,但在兑换的时候由于是在场外交易,通常会出现溢价和折价。 如果投资者情绪高涨,要高于美元价格。

2月22日晚,比特币从最高的5.8万美元跌到4.7万美元并没有阻拦市场投资者的热度,在某交易所软件中,USDT的价格从短短一周内从6.45元涨到了6.56元。

实际上,交易所往往会提供很多售卖U的卖家信息,直接转账给对方的银行卡即可兑换,但没有见过面且没有担保的交易总是令人不安心。

由于找到合适的卖家,自称“性格谨慎”的高明轩只好放弃了这次比特币的购入。

高明轩仍然想要去找熟人去购买USDT,但随着比特币的行情持续新高,很多手持USDT的比特币炒家已经不愿意转手给他人,他们更愿意持有以便随时进行比特币交易。

他最终用6.50元的价格兑换了USDT,即使比特币恢复到1月29日的价格,他手里可以买的数量也要比之前减少了。

他担心踏空。

高明轩的这种情绪被币圈市场称之为FOMO情绪。FOMO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缩写, 在市场呈现上涨趋势时,投资者往往担心踏空而不断加仓,继而造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FOMO情绪进一步扩大。

散户的FOMO情绪助长了比特币市场的火热,但从2020年疫情开始的比特币牛市的主要原因最开始来源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大放水”以及灰度基金不断在市场中吸筹。

主要经济体的大放水,让“持有现金”和其他固收资产变得不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在2020年3月,被视为全球流动性重要指标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最低达到0.5%,全球范围内的核心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在疫情期间出现了全球范围的机构抱团现象:A股的白酒股、美股五大 科技 股(Facebook、Amazon等)。

稀缺的比特币成了“资本”的另一个流入之地。去年新冠疫情导致很多境外国家出现了短暂的动乱局面,而比特币拥有交易方便、打破资金跨境流通以及流动性高的特点,被全球买家视为”可以避险的资产“。

比特币的交易门槛稍微高,但优势却很多:365*24小时不间断交易,流动性甚至要高于股票。

相比不断开足马力的美元印钞机,比特币在数量上具有稀缺性,在理论上这种虚拟数字货币只有2100万个,目前已经有85%的被挖出。由于总量上存在上限,数字货币的价格更多取决于供需和相信它价值的人的多寡。

曾经在IDG等知名投资机构工作过的牛骏峰现在在数字货币交易所工作,他认为 :“股票资产在牛市来临时,其实也是投资者在用不同的资产定价公式来安慰自己,当所有定价公式都显示太高的时候,就不谈估值了,谈资产的供需。”

比特币供需因素主要被一家名为灰度基金的信托基金影响。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信托基金管理加密资产,它允许投资者把自己手里的比特币入金到信托里,但这个兑换是单向的,投资者不支持赎回,需要锁仓。形象地说,“灰度”在扮演一个只入不出的比特币“饕餮”的角色。

它并不需要动用自有资金就能不断拿到市场中的比特币,在上个月灰度基金持有高达60.68万枚比特币。

熟悉股市的朋友就可以看出来这件事的逻辑: 这是一个公开的庄家,市场上可流通的比特币由于它的存在而不断减少。

众所周知,庄家影响价格最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控制供给。

在区块链圈子里有句段子,比特币在市值低迷时被称为“比特币骗局”,在市值高涨时又被称为“区块链骗局”。

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比特币的剧烈波动。

比特币被称为数字黄金,但本身并没有具备像黄金一样的避险属性。恰恰相反, 比特币由于没有像股票一样有一个可以锚定的资产定价公式,反而呈现出大起大落的价格走势。

2月23日,比特币一度跌至45200美元左右,暴跌逾10000美元。

比特币价格暴跌导致杠杆交易者大面积爆仓。据比特币家园网实时统计数据,当天有48.67万人爆仓,爆仓资金达到296.44亿元。

从2016年至今,比特币累计下跌20%及以上的情况,总共出现了四次,跌幅超过48%的情况共有4次。在2018年底,比特币价格更是较高点下跌了90%,这样的波动并非每一个投资者可以承受。

由于比特币本身是非法定货币,是基于某种算法而产生的去中心化货币。相对其他资产,比特币的流通场景更为隐秘而小众,甚至是非法的。

这是人类 历史 上的荒谬事情:数字货币受人追捧正是源自于它的“自由”,不受监管,不实名,不受交易限制,24小时在交易。 但也正是它的“自由”属性,导致成为它为恐怖主义融资、洗钱以及逃税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在国内一些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上,仍然有一条提醒:“请勿备注任何信息BTC、USDT以及其他数字资产名称用于转账备注,防止造成您的汇款被拦截、银行卡冻结等问题。”

目前,市面上活跃的国内交易平台虽然其办公场所仍然在国内,但注册地却往往是海外,国内监管对非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仍然是采取限制的态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 比特币并非实名制的特点也导致了这一资产有被盗的风险。

被盗并非数字货币的专利,理论上所有账户都有被盗的风险,但实名制账户有追回的可能。而数字货币的规则是:谁掌握了私钥,谁就掌握了这笔资产。一旦私钥被盗,那么就和这笔资产说再见。

大多数中国投资者购买比特币选择用USDT等稳定币,在交易过程中投资者大多会选择持有USDT等稳定币来规避下跌风险。但这些稳定币并不具备如同比特币一样的稀缺性,也并没有如同比特币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

USDT所在的泰达公司一直声称自己发行多少币,就储备多少美元,但却无法提供相对应银行账户的担保。所以存在一个风险就是:或许有一天,即使比特币依旧涨势如虹,但持有的、本来用于购买比特币的USDT突然就会因为过度超发大幅贬值。

股票及其衍生品走过了几百年的历程,现如今投资者们在股票交易所中自由出入只担心资产下跌,从未担心资产的丢失以及交易所跑路。

但比特币作为一个新兴的资产,相应的金融基建并没有完善,比如大多数人持有的比特币是存放在交易所提供的中心化虚拟账户,并非真实的比特币地址, 理论上交易所携币跑路的风险仍然存在。

对于习惯了股票账户的投资者而言,这恐怕是最大的风险了。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欧易OKEx#

2013年,比特币与车库咖啡

说说2013年的车库咖啡。

那一年,一个慵懒的午后,各路年轻人涌入这个新出现的创业圣地,与各种有梦想的人聊天,勾兑项目,有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有穷途末路的北漂,有带着项目的梦想家,还有老奸巨猾的投资人。也在那天下午,李笑来在车库咖啡里眉飞色舞地给中国第一批好奇的年轻人介绍什么是比特币,有两个坐在后排的年轻人悄声说话,一个问:“哥们,你觉着这玩意儿靠谱吗?”,另一个低声回答道:“说实话,听不懂,但好像蛮牛逼的。”前排有一个来自山西叫二宝的小伙子,听得却很入神。

也就在2013年,车库咖啡还能用比特币结账,在那年3月,一位名叫杰克的美国留学生问可否使用比特币买咖啡,车库咖啡2号员工黄芬后来说:“我们当时有一个合伙人正研究比特币,正愁没地方去找呢,就同意了。不过,还没等我们拿到比特币,就被研究比特币的合伙人换走了,我们最后还是收的现金。”

01

2013年,赵东已经是车库咖啡的技术负责人了。当时他买了墨迹天气的股份,想创业,就泡在车库咖啡。

赵东(2013年):

在去年的时候,3月份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说他在玩比特币,他建议我也买一点比特币。我问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呢?他说挣钱啊。很简单嘛,我玩比特币最早也是因为这个东西看上去能挣钱,因为我卖掉墨迹天气以后手里也有一点钱。

另外是去年我正好把房子卖掉了,为什么我把房子卖掉呢,因为我在去年10月份发了一条微博,大概讲我卖掉房子以后买比特币的事,好多人以为我是为了炒比特币把房子卖掉了, 每次出来讲这是一个误会,我并不是为了炒比特币卖掉房子的。其实很早的时候我就觉得中国的房地产要崩溃。终于到了去年的时候,我觉得房价比较高了,我跟我 老婆说咱们把房子卖了吧。以前我和老婆说的时候,老婆觉得家里没有别的资产,她觉得把房子卖了拿这个钱干别的事不安全,去年的时候我终于成功说服了我老婆 把房子卖了,而且当天决定卖,当天就卖了。

在那之前,我卖掉墨迹的钱中有一部分其实是做了非常差的投资,我大概有一半的钱在银行存的定期,还有一半的钱买了基金,当时并没有特别好的投资,存银行定期利息很低,我买了一年的基金以后发现基本上都是赔的,赔10%左右,没有好的理财手段。正好这时候我朋友跟我说,你可以玩玩比特币,我就看了一下比特币的历史走势,波动很大嘛,波动很大就证明可以投机。

当时比特币中国,我充了50元进去,我先试试比特币是什么东西,那时候应该是2500元/个,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快,后来就发现比特币涨得 特别快,我就有点着急了。有一天在车库咖啡和朋友一块喝酒,那几天从600元突然涨到1000元,我就和朋友,我们一块买点比特币,一人拿1万元,一人买 10个,要是跌了我们就不管它了,反正1万元在我们那儿也不是特别看重。我们涨到1500元钱把它卖掉,不管它涨不涨了。我俩一人1万元买了10个币,大 概不到一星期的时间突然涨到了1800元,应该是那天中午的时候突破了1500元,那时候他给我打电话,比特币过了1500元,我们卖了吧。我说好,我回 去就卖。当我回到电脑前的时候就到了1800元钱,我正好在1800元钱把10个卖掉了,卖了挺高兴。

正好半夜我有两个同学从大连过来晚上和我一起喝酒,也在车库咖啡旁边。我们喝酒喝到半夜的时候,我也经常拿出手机看看比特币的价格,一看价格跌 到650元左右,然后又反弹到900元,我就自己900元又买了10个,第二天早上在1300元又把它卖掉,短短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用1万元赚了1万多,我就跟老婆吹牛,我说这次投资很成功吧,那时候我还没有用过iPhone手机,我就买了个iPhone手机。我的第一部iPhone手机就是因为一次很幸运的投机有了。

笑来曾经跟我说,他当时也花了很多钱挖矿,挖矿失败以后,他就意识到在钱的世界里资本本身就是最有效率的。当时我问他,你买比特币的时候是怎样 做到了1美元的成本,笑来说他当时正好赶上了一个下降通道。我买比特币的时候,第一次买是1万元,正好涨到了当时历史最高点266美元,然后就掉下来,掉 下来以后大概有几个月的熊市,这正好是一个下降通道,我在下降通道里大量买入。当时大概从800元钱,每跌一点我就买一点,跌50-100元我就买10万 元的,这样我从800元钱一直买到400元钱,均价500元,这2000比特币就是这么来的,成本还比较低。

02

这一年,清华大学26岁的计算机系高材生田甲也来到了车库咖啡,“可能因为我是计算机系毕业的,所以对比特币特别感兴趣。”当时这个说话声音不大的男孩,谈起第一次与比特币接触时显得很兴奋。

“当时国外有一篇报道叫《史上最危险的货币》,我才知道原来有种叫比特币的货币。”田甲在一番追本溯源之后,也打算开始尝试挖矿来赚取这个以计算机运算为基础的货币,“虽然现在挖掘机越来越先进,但烧显卡挖矿是最划算的。”

2011年,他花了1万元在中关村攒了个“挖矿机”,用这个挖矿机,他花了3个月的时间,挖出了100个比特币。“照顾机器可比照顾人还累。”田甲回忆说,在他当时不大的出租屋里,摆放着“挖矿机”,3个月用了1000多度电,就为了挖掘比特币,挖矿机散热厉害,“就算是刚洗完的衣服,放在屋里一会儿就干了”。

然后,田甲用一部分比特币,换了他梦寐已久的高配电脑。在他看来这买卖还挺划算,也更激发了他对比特币的兴趣。

03

2013年12月6日晚上,中关村车库咖啡馆内的气氛很紧张,比特币经历历史性大幅震荡,基本每台正在运行笔记本电脑,都打开了一个比特币实时交易行情的页面。无论是办公还是谈事情的人们,都会不时瞄一眼不断跳跃的数字,时刻准备着一有行情就出手。就连吧台后的几个小伙计,也凑在一起用手机查看行情,希望能抄底买一两个比特币。老板苏菂则不停地接着媒体打来的电话,回答关于比特币的种种问题。虽然整个大厅比较安静,但气氛明显不似往常轻松活泼。“今天咱们见证历史了!行情变化太快,吃顿饭就错过机会了。”咖啡里资深玩家二宝叫住前来采访的记者说:“现在,只要是IT圈内人士,基本上人人关注比特币。你现在去中关村任意一家咖啡馆,肯定能听到人们谈论比特币。”

2013年车库咖啡故事里的三个人,赵东、田甲和二宝,现在也都成了圈内赫赫有名、身家上亿的大佬。但如果回到那年的那一个慵懒的午后,你恰巧路过车库咖啡买杯喝的,听到他们的讨论,你会察觉这涓涓细流的汹涌未来吗?

比特币的神话背后,毁掉了哪些家庭?投资失败后如何调整心态?

比特币相比于股票,基金波动是巨大,很多家庭因为投资了比特币而血本无归,投资者应该谨慎投资这种不成熟的资产。这些年,比特币成为市场最火的投资资产,虽然国内已经禁止了相关数字货币的交易行为,但不少人还是选择在海外平台下单,想要通过投资比特币来赚钱。但比特币自从被大众关注以来,其价格一直处于巨幅波动之中,所以比特币市场也不乏各种一夜暴富和一贫如洗的故事。有的人运气好一波上涨,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一个波动下来,亏得倾家荡产。

早前就有媒体报道了,一个年轻的投资者,他是在两年前加入比特币市场的,当时第一次投资就赚了一万多,后来连续的几次投资,都让这位年轻人获利颇丰。之后他开始不满足于自己手里的现金了,开始四处借钱,加杠杆去操作,结果加完杠杆后,遇到比特币价格大幅回调,扩损超过20万,借来的钱都亏进去了。如今负债几十万的年轻人有家也回不去,只能到处赚钱还债。

但事实上,类似的案例在比特币市场上数不胜数,比特币就像新时期的淘金热,一大波人涌进入,赚钱的只是少数,多数人面临的仍然是巨额的亏损。

参考资料:

据报道,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的首席执行官(CEO)杰西·鲍威尔(Jesse Powell)今日表示,未来10年内,比特币价格有望飙升至100万美元。

鲍威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未来10年,比特币价格可能达到100万美元。支持者认为,比特币最终可能取代所有主要法定货币。

他说:“我们只能猜测,但当你用美元来衡量时,你必须认为它(比特币)将是无穷大的。真正的信徒会告诉你,它将一路走向月球、火星,最终将成为世界货币。”

一个IT工程师不小心将7500个比特币当垃圾扔掉,这还能找回来吗?

还记得那位无意间将装有大量比特币的硬盘当作垃圾扔掉的哥们吗比特币最伤心的故事?好吧比特币最伤心的故事比特币最伤心的故事他最近又登上了新闻头条,由于比特币价格最近暴涨,这激励比特币最伤心的故事他重新寻找自己的宝藏。他已经准备把自己的手弄得很脏……挖一个垃圾填埋场。

来自威尔士纽波特的James Howells是一位早期加密货币矿工。他从2009年就开始挖矿,并且积累了大约7500BTC。2013年,有一次他清扫房间时,那个存储比特币私钥的硬盘被他错误地扔了出去。当时这些加密货币的价值是几十万美元,而当时的比特币价格大约为130美元。

今天,这些比特币的价格是2013年的上百倍,这个硬盘价值8500万美元。因此,毫不奇怪,这位纽波特IT工程师想要找回自己的硬盘。他正在考虑清理垃圾填埋场。当然,这绝非一项很容易的事情。Howells向英国《独立报》解释说:

“现代垃圾填埋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挖一个垃圾场会引起各种环境问题,例如危险气体和潜在的垃圾填埋场火灾...这是一个大的、昂贵的、风险很大的项目。

就在比特币于2013年末登上新闻头条之前,Howells开始停止比特币挖矿工作。他通过eBay卖掉了大部分电脑组件,但很聪明地留下了存有比特币私钥的硬盘。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大扫除时,他认为这个硬盘被他当作垃圾扔掉了并且被埋到了当地的一个垃圾填埋场。就现在来讲,可能已经有无数吨的垃圾埋在这个硬盘之上。Howells责怪“家庭生活和搬家”造成了这场悲剧。

虽然这是目前已知的最大规模比特币丢失案例,Howells并不是唯一遇到这种悲剧的人。还有一个故事,Gizmodo Australia的一位编辑Campbell Simpson扔掉了大约1400BTC。而当时他买这些比特币时只花了25澳元。而今天,这些比特币价值高达1600万美元。

然而,丢失比特币数额最多人也许就是比特币创始人本人。根据Chainalysis最近的研究显示,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持有的1百万个比特币很可能永远不会进入更广阔的市场。人们相信这些比特币被分散在数钱钱包中,其所有者要么是丢失了私钥,或者已经死亡。如果比特币的创始者仍旧活着,要么他们将完美地体现出字典中定义的“持有者”,要么就是比Campbell Simpson或James Howells更加悲剧的人。

程序员把7500个比特币当垃圾扔掉后悔莫及,现在的比特币有多值钱?

这一次的新闻可以说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毕竟现在的比特币已经突破了3.3万美元一枚的价格。而一个程序员在当初竟然把7500个比特币当作垃圾给扔掉,如果换算下来的话,他基本上已经损失了几十亿元。那么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比特币背后的一些故事,以及现在为什么比特币可以疯涨,喜欢的可以点赞和关注。

第一,比特币是如何诞生的?

我们都知道比特币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而能够去中心化的一个外在表现,就是区块链。比特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的比特币本身其实并没有价值,它只是在维持区块链的情况下所催生出来的一种奖励品。但是因为它的数量有限制,所以才导致它本身的价格不断的回升。但是在这里还是提醒大家比特币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可以被任何的物品用来替代。

第二,如何看待比特币的飞升?

在看到比特币价格飞升的时候,都认为比特币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值得投资的,同时看好以后的区块链发展。但是在这里还是要告诉大家,比特币现在的价格之所以如此高,一方面是因为背后存在的推手,另一方面是因为区块链现在并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如果以后有专业的机构进行区块链的维护和开发,那么像比特币这样的货币价格肯定会逐渐的降低。

第三,比特币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现在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3.3万美元,但实际上比特币肯定是不值这个价的。这个完全是被炒作起来的。其实我们可以从各种证据来发现比特币只有在上涨的时候才会出现铺天盖地的新闻。但是在他下跌的时候,比特币却好像烟消云散一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

关于比特币最伤心的故事和比特币害人不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比特币最伤心的故事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